Mindmeters | 思考点滴

修身论

愚以为人之修身,当如酒茶之论。

何哉?

酒之品味甘醇,盖因其陈久。蕴之弥深,方盈盈然飘香也。味之,其性烈如火,可教人超脱旷达;细抿之,则其味或苦或甜,或辛或辣,其韵或凄然或醇良,或冷漠或馥郁;嗅之,上犹有暗香犹残,逐目扬意,似忽隐月色之晴昏,又如孤影冷雁之翔空。香之浸心,形骸具醉,俄而觉似飞天飘飘然。

此所以酒之谓美者,沉然而致远,蕴久而醉心也。余每于是思,不禁叹曰:人尚不能以其德于长久,况不能寄意于众。何也?度之良久,乃忖道:人之似酒,其意常胜于厚然,行常规于风雅,则其心性必常安之,不虚以若惊,不溺于微祸。而人亦必感其养,美其行。《大学》言: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

是故谓之善者,莫若于此也。

酒之旷达者,如古之太白。“飘然而来,忽然而去,”天马行空,无羁无拘,快然吟啸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。此心常若彼,飘逸如清云之闲,厚静若苍鹰之远。故酒之合于人,其性如焉。

夫人之修身,其达、其厚一如醇酒,其静、其素一如香茗。

余闻古之人论茶,谓其酽香,清且翠润。汲泉烹茗,入叶化而溢香。静坐于旁,俨听松涛之音,肌骨清寒;倾泻于杯,细味云光潋滟,身心俱爽。

予以茶之似人,慎也。所谓“无水不可于之论茶”,茶之容水,犹人之容世也。故言品茶者,意犹品水者,或烹泉之上品,或烹江水次之,或烹井水最下。如若妙玉般有心者,亦可得去岁瘦梅之瓣上落雪,化而烹之,自更妙不可言。

人之于世,当厚德载物,大善于人,宽其心,敞其德,待人以真,喻之于人。夫子,须鉴孔明之言:“非澹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

愚以为,与世者,当心静,以致远。盖其大者而观之,必明其意而后作,必会于心而后为。古有苏子,其生跌宕颠沛,而其可运乎于意,“超然自得,不改其度”,其清淡悠远之心,豁达明世之态,犹茶之清性也。

嗟乎!屈平尝作《桔颂》,颂桔之宜修之德,以为有菊之秉性,今人读之,评曰“有镜花水月之妙”,余以以为是。今人读昔文,亦感其行而咸服其志。此屈平之养也。陆机尝作《文赋》,言曰:石韫玉而山辉,水怀珠而川媚。以喻之养,其意亦然。

噫,斯世也,男儿何为?古人云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者,其修身为首。

人之俯仰一世,喻世于怀。生不懈于尚进,固明死生不过虚诞,而其行养则长倩浮云逸游于晴空久矣。

吾辨其明者,孰人得而习之?必修身者。遂感于酒茶作斯文,谨当与览者共论之。

时甲申年初春。

附注:旧日文字,貌似2006年写的。放在这里做备份。

正在加载今日诗词....

本文由 米拉之落 创作,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
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/出处外,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,转载前请务必署名

分享本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