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念
-
网络流行语,为贬义。指经常性通过抬杠获取快感,唱反调的人,争辩时故意持相反意见的人
-
Y 是撷取自日语的 “空気が読めない”(发音 kuuki ga yomenai,直译为 “不会读取气氛”)的第一个字母
-
本质:你说的我不同意
类型
只否定/反驳:“非也,非也”
- 预设立场/假定
- “为了反对而反对”contrarian
- 有意曲解他人的原逻辑
- 挑衅对方引起争端 “言多必有数短之处”
二元思维,非此即彼
不赞成,不反对“缸中之脑”
- 排中律
- 经验主义
- 因果指称论
- 由谬误的结论推导出另一个结论
怀疑论者
- 对 “归纳推理” 的怀疑
- 对 “因果律” 的怀疑
职场杠精
- 泼冷水
- 没事挑刺打击
- 世界真理唯我
- “暴戾狂躁症”“弱势心态”、“受害者心态”、“公平焦虑”、“被剥削感”
- 强人所难
网络喷子(internet troll)/键盘侠
-
雄辩症 “给我一个喷点,我能杠起整个宇宙。”
-
只有存量,没有增量
-
单向特征
- 阅读理解能力差
- 很重的被害妄想症
- 情绪不稳定
- 见识短浅又自认为专家
- 见多识广的自负
- 意识不到自己在嫉妒别人
- 只凭个人感受判断善恶
- 生活中长期停滞不前却不去努力
- 误认为:中伤他人=自己很牛逼
- 很闲
信息不对称和沟通障碍
文化、语言差异
如何相处
换位思考
-
《非暴力沟通》四要素
-
1.观察
- 留意发生的事情。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?不管是否喜欢,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
- 要点: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,而不判断或评估
-
2.感受
- 表达感受,例如受伤、害怕、喜悦、开心、气愤等等
- 要点:清晰的表达感受,不要和其他想法混淆
-
3.需要
- 说出哪些需要/需求导致那样的感受
- 要点:是感受的来源。不是通过指责、批评、评论以及分析的方式
-
4.请求
- 提出具体的请求,期待他人采取何种行动
- 要点:具体的、正向的,而不是抽象的、负向的请求,更不是命令
-
不带评论的观察。沉默
-
-
《非暴力沟通》异化的沟通方式
-
道德评判
-
概念: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,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,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
-
表现
- 批评、指责、辱骂、归类、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
- 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,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
- 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
- 分类和评判提倡的是暴力
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,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——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,不论是语言、精神或身体的暴力,还是家庭、部落以及国家的暴力
-
要点
- 不要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为一谈
- 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——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
-
-
进行比较
-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
- 比较蒙蔽了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
-
回避责任
- 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、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
- 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
- “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,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”
- “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”
-
强人所难
-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(在社会中,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)
- 非暴力沟通的一部分重要内容——请求与命令的区别
- 会造成心灵的隔阂
-
一个想法:有些行为值得奖励,而另一些行为必须受罚
- 通过“应当”这个词得到了体现
- 这种想法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
-
-
《所谓会说话,就是会换位思考》
《认知方法论》
-
共识
- 强制性共识
- 交易性共识
- 真正的共识
-
拉波波特法则(Rapoport’s rule)
- 异议处理(LSCPA)的迭代升级版本
- 1、澄清:反驳对方观点之前,要非常清楚、生动、不偏不倚地复述对方的想法
- 2、把对方观点当中你同意的部分列成一个清单
- 3、强调“对方的观点如何增进了我对问题的认识”,也就是说你从对方的观点里学到了什么东西 —— 这是表达你的认知增量
- 4、阐述你对对方不同意的地方,让对方感觉“你就是他”,一个处于反省状态的他——你的这种行为不知不觉把对方带入到一种反省,或一种“自我对话” 的状态
- 有规则,有步骤,有逻辑
《学会提问》
-
批判性思维
- 先想想杠精的预设立场有没有问题
- 分辨一下杠精的显性假定和隐藏假定
- 识别相互关联、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
- 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
- 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
-
两种思维方式
- 海绵式思维
- 淘金式思维
-
关我什么事
-
强势批判性思维
- 发展自己的主张
-
弱势批判性思维
- 捍卫立场和看法
-
分辨杠精逃避责任
-
有效社交
- 《如何实现有效社交》
- 优雅地转移话题
- 不要顺着杠精的逻辑往下说
- WIIFM 表格
- “君子和而不同”
朱利安・特瑞雪(Julian Treasure)
-
“七恶习”
-
八卦,说别人坏话Gossips
-
评判Judging
-
消极Negativity
-
抱怨牢骚Complaining
-
借口Excuses
-
谎言Lying/粉饰与夸大其词Embroidery and Exaggeration
-
教条主义/独断主义/固执己见Dogmatism
- 将事实和意见混淆
-
-
“四诀窍”
- HAIL - 诚实(Honesty)、真实 (Authenticity)、正直 (Integrity) 和爱(Love)
-
说话/演讲技巧
- 注意音域
- 说话的声调
- 说话的速度
- 说话的音量
直觉脑与逻辑脑
- 《思考,快与慢》